
-
报道全文如下
-
很多人初次见到林铁坚时,都觉得他文质彬彬,说话不急不躁、语气温和内敛,加上稳重的举止,颇有外交官的风度,与“柴油机”三个字有点不搭。
-
但在母校天津大学,林铁坚有个响亮的称号————“柴油机探路者”。从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在跟发动机打交道,不仅研发了中国第一款满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六”)的柴油机,也研发了中国第一款商用车燃氢发动机,还有中国第一款柔性燃料发动机、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智能控制器......一次次“闯关”成功,铸就了国产动力装备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07/19/1080w918hf_1721368418930582.png!1024x1024.jpg
-
“我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林铁坚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祖籍浙江,但出生、成长都在天津。孩童时期,林铁坚特别喜欢汽车,少年时代更是酷爱摆弄机械装置,这些设备是如何运转、产生动力的,令他十分着迷。
-
1994年考大学时,林铁坚听说天津大学在发动机研究领域的实力很强,就填报了该校的热能工程系,被顺利录取。之后,他在天大的校园里度过了11年的时光,一路读完本、硕、博,又做了一年半博士后,直到2005年底出站。
-
“寒冬腊月,年近六旬的老教授为我们讲授材料力学时挥汗如雨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也忘不了我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逐字逐句地为我修改将要发表的第一篇硕士论文,教导我学术论文的写作要逻辑严谨、文字精炼。”林铁坚回忆道。
-
硕士研究生期间,他进入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到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传承,尤其是老一辈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对他影响深远,“这种精神基因渗透到了我们的血液中,指引着我们今后的方向”。

1 / 8
2024-07-19
13:53:22
中国路面机械网
-
标签:
- 玉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