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西筑 70年了!“世界屋脊”上的“精神之路”,还在续写不朽奇迹

1  /  37
2024-12-26 18:06:49 中国路面机械网
上一张
  • 拉萨西郊河畔,
  • 	巍巍矗立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 	如回眸历史的闪亮路标,
  • 	诉说着“两路”建设的悲壮与勇毅。
  • 	70年前,包括中交建设者在内的
  • 	10多万藏汉筑路军民
  •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
  • 	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
  • 	渡通天激浪,越巍峨昆仑,
  • 	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12/26/1080w516hf_1735207593300577.png!1024x1024.jpg
  •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
  • 	也是“两路”精神提出10周年。
  • 	作为“两路”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
  • 	和“两路”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
  • 	来自中交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建设者
  • 	完成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
  • 	踏勘选线任务,
  • 	设计修筑了怒江大桥、大渡河大桥
  • 	飞仙关大桥、通天河大桥等重点工程,
  • 	承担着“两路”的提质改造和养护任务,
  • 	并不断赋予“两路”精神新的时代意义。
  • 	“两路”精神也在2021年被第一批纳入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
  • 	“两路”精神的来时路。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12/26/800w761hf_1735207593495581.png!1024x1024.jpg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12/26/800w761hf_1735207593692644.png!1024x1024.jpg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12/26/800w761hf_1735207593889718.png!1024x1024.jpg
  • “两路”勘察设计在摸索中前行
  • 	西藏,矗立于千山之巅。“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翻开民国时期《西藏始末纪要》的记载,不难看出过去西藏交通的窘境。进藏道路只是一条路况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被称为“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运输货物全靠人背畜驮,牦牛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由于路途遥远,一年仅能往返一次。
  • 	面对戈壁荒漠、茫茫雪域、人迹罕至的极端恶劣自然环境,筑路队伍克服物资匮乏、风餐露宿的条件限制,穿过雪域高原,跨越绝地天堑,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铸就了精神丰碑。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412/26/1080w608hf_1735207594183690.png!1024x1024.jpg
  • 一公院首任院长刘秉温多次往返西藏“生命禁区”开展勘设工作,参与确定了青藏公路修筑路线。
  • 	二公院首任副院长、时任康藏工程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杨达权,参加了雀儿山的选线工作,参与编写了新中国最早的公路测设规程————康藏公路昌拉段测量设计规程。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