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给交通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

2021-11-30 19:47:04 中国路面机械网
上一张
  • 【本文来自:政邦智库】如果你觉得工业行业离你太过遥远,那么我们接下来说到的交通行业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行”,涵盖了从日常出门搭乘的地铁、出租车,到短途旅行时乘坐的高铁,再到长途旅行的飞机、轮船。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交通工具在实现碳中和的路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 	交通行业的“碳”在哪里
  • 	前文提到,目前我国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行业的10%。或许你认为这个数字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但是相较于目前能源、化工等行业碳排放量增速逐渐放缓的趋势,过去九年间交通行业碳排放量年均增长5%,这样的增速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寻其根源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近些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交通行业碳排放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支持地面运输电气化,并兴建充电基础设施来降低交通污染的排放。
  • 	这些举措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以北京为例,2014年出台的《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试行)》要求2020年底前北京城六区全面禁止燃烧高污染燃料,2015年开始对纯电动车实行补贴......从北京市政府出台对燃油车的限行规定,再到大力发展地铁等在内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加之设置明确的能耗总量及双控目标,使得北京碳排放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
  • https://news-static.lmjx.net/upload/upfs/202111/30/1080w705hf_1638281027714480.png!1024x1024.jpg
  • 虽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交通行业碳排放量增速,但随着工业行业的扩张、GDP增长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带来更多的客流量,仅交通行业努力实现的碳排放减少量并不足以抵消经济扩张所带来的碳排放量的增加。		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ETC)发布的预测,如果考虑现实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提升,到2050年,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碳排放量可能会超过33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3。
  • 	我们急需在满足交通服务需求增长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出口。尽管我们不断通过外在发展和内在激励措施试图降低碳排放,但如果想要彻底解决交通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终极办法是科技的革新以及人们出行方式与观念的转变。
  • 	2060年,交通行业的“零碳”未来
  • 	未来40年,为彻底实现碳中和目标,交通行业将在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运、航运等多种运输渠道开展低碳转型。到2060年,道路交通将全面实现电气化,路面上行驶的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甚至是铁路上运行的高铁将全部由电力或者燃料电池驱动,燃油汽车将被全面淘汰。
  • 	现阶段我国已经通过政策的支持成了全球电动车推广的领先者。深圳、太原等城市的出租车已100%更换为电动车,“公共交通电动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能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
  • 	我国也在一直不懈地发展公路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仅2019年一年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资额就达到了21895亿元,并保持逐年递增的趋势。公路的建设带来了更多快速高架路、高速公路以及整体城市乡镇交通布局的升级,这些改变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有效率,也有助于减少总体碳排放量。	随着交通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效率和品质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推动国家实现“30·60”目标。	展望未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交通,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让出行变得更加通畅。届时,将建立起无数个城市生活圈,享受智慧路口和智能车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
下一张